壹
秋天可能确实是一个伤感的季节。
不止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在最近突然怀念起旧时光来。我的死党之一,曾经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跟我已经相识近19年,最近特别怀念我们小学门口的那一条小巷。在我上初中之前,那条小巷是一条非常江南风格的巷子:一条窄道,两侧是斜斜的砖瓦房。若是晴天,常有老人坐在门牙子旁边的竹椅上,摇着她的大蒲扇;若是雨天,雨水便浠沥沥地沿着瓦缝淌下来。
小巷的地面并不平坦,雨天常有坑坑洼洼的水坑,不小心踏入,会溅得满身。居住在巷子两侧房屋里的人们会在门牙子外面,用长方砖铺出一条相对较平的路沿出来,也方便人行走,只是容易被屋檐流下的雨水淋湿头发。
当时这条小巷主要的营生就是小卖部和一溜的苍蝇馆子。这条路上坐落着实验小学和第三中学两所学校,学生来来往往。尤其是小孩子们,平时最爱买些玩具,小卖部的生意尤其好。我至今还记得校门口正对着的那家小卖部,在小卖部里放了一台小电视,不间断地播放假面骑士。每次放学或者上学前夕,都有不少的小孩子围在里面看。
这家店铺还应该是我印象里第一家卖盲盒的店铺(是的,当时的小卖部应该是盲盒经济的第一批受益者),当时还只有一种文具盲盒,用一种闪闪的纸袋子封装着,打开里面常装着一些封面闪亮、但奇丑无比的小本子或者是相簿(塑封封面和粘性底页组合而成的一种小册子)。很不幸,年幼的我就曾深陷其中,买过两三次这种盲盒,还乐此不疲,最后伤心而罢。
我在这所小学只待了三年半,其实对所谓的小学同学都已忘了干净。但唯独忘不了当时玩过的小玩意儿。一种是陀螺,当时陀螺在校园里风行,备受追捧,我也不例外。当时的陀螺可不是现在这种只有固定的外壳和非常廉价的塑料壳的非常低质的小玩意儿,而是壳体庞大,所有部件都可以DIY的新奇玩意儿。上到最外层的保护壳,中间的攻击环,下至保护陀尖的壳体,陀尖,全都可以自由DIY,甚至绳子材质、发射器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的配件进行升级,光拉绳的材质和长度就有三种等级,发射器也有好几款。
不同的人对自己的陀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攻击环使用旋转更为稳定持有的持久环,陀尖则选用平衡陀尖,来最大程度地稳定自身,在时间上耗死对手;也有主打凶猛的对战风格,在两块持久环中间加入狂放设计的猛攻环,陀尖选用尖底的攻击陀尖,并且使用更具转动能的发射器和拉绳,从而使陀螺具有狂放的攻击风格,从占据的开始就不断试探对手的稳定性,直至将对手直接杀死。当年的我也不例外,是DIY大军中的一员,为了当上孩子王,我亲手diy了两款全金属陀螺(持久型和攻击型),采用了当时最大的雪花平衡环和杀戮光环攻击环,成功打遍了实小无敌手(bushi)。在我高中时期,我甚至还在我家的玩具箱中找到过这个陀螺,只不过由于是全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南方的潮湿,已经生锈很久了。
还有一种小玩意儿是玩偶,尤其是赛尔号的玩偶。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赛尔号真的是很火的一个游戏。当时外面的小卖部就有那种赛尔号玩偶,购买的机制是抽奖,可能是最早出现的无保底抽卡游戏(bushi)。这个机制就是,你可以花5毛钱购买一张奖池里的奖券,这个奖券上可能有数字,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奖池里对应的玩偶,当然很大的可能是谢谢惠顾。我曾经偷拿家里的50元钱,将一整个奖池全部买空,终于买到了当时最想要的雷伊玩偶,还附带了英卡洛斯等等精灵的玩偶,成为了当时班上最靓的仔(bushi),这些玩偶真的陪伴了我很多年。后来升入中学,家族里小孩也多了起来,这些玩偶逐渐散佚到各个亲戚家里,直到现在我才追悔莫及,这些玩偶何尝不是最珍贵的回忆呢?
贰
我的童年回忆常与游戏有关。
直到现在我还在追忆童年的游戏情怀。我最近不断地在玩一些植物大战僵尸的改版。植物大战僵尸是我父亲跟我一起玩的第一款游戏,我们在很多个晚上一起对着关卡苦思冥想,寻找解题的关键,最后一起打通了整个主线。里面还有很多小游戏,还可以养智慧树,养花花草草和僵尸。后来我接触了第一款改版,叫做魔幻版,其实只是给所有的植物换了贴图,给僵尸也换了贴图,其他的内容一成不变,是最简单的那种改版。但是当时还是玩的乐此不疲,甚至一整个下午都在玩泳池地图的无尽模式。可惜当时电脑的性能有限,每次玩到400到500波的时候就会闪退,每次闪退之后都得重来。
在我小学的时候,除了赛尔号系列和洛克王国,我玩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穿越火线。但是穿越火线不是我接触的第一款FPS游戏,我接触的第一款FPS游戏是CS1.5。
这个游戏也跟我父亲有关,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很寒冷的冬天,我窝在我父母房间里开着空调。在南方,冬天开空调一般是不得已,因为暖气的密度低,挂式空调所释放的暖气常常只在头上,人只会觉得头热,但身体仍然寒冷,治标不治本。就是这么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看到我的父亲正在玩CS1.5。
有的时候跟某些游戏对上缘分只需要一个眼神,我一下就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起来,但我的父亲当时很严格,他非常抗拒我玩这个游戏,所以只让我玩了一局。我对这个游戏的初印象就是这个游戏非常的刺激,同时地图很复杂,可以从下水道里往上走,也可以从地面上往下跳。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在父亲不在的时候玩这个游戏,但是进去却发现根本没有房间,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个游戏需要使用游戏平台进行联机,因此只能作罢。
但是穿越火线作为一款国民游戏,它不需要游戏平台。我接触这款游戏也是因为我的父亲,也是这么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看见他正在运输船上鏖战。有的时候跟某些游戏对上缘分只需要一个眼神,而一旦对上眼神就必须战斗!更神奇的是,这个游戏其实在当时的小学生群体里非常火爆,尤其是生化模式。即使我当时玩这个模式非常害怕,非常担心被僵尸抓,但是在我转学的那个小学里,所有的人都在现实中继续玩这个游戏。大家会选择一个人或两个人当母体,剩下的人就用手比作枪,嘴巴里面“哒哒哒”当作开枪,被打中的人必须受伤减速或者后退,直到所有人都被抓。这个游戏其实本质上是抓人游戏的一个变体,只是融合了电子游戏的元素变得更为复杂。而最巧合的是,我当时的小学楼梯是一个中字型,它不仅能从两侧上下楼,中间也可以上下楼,这就使得地形很适合抓人游戏发挥,母体可以从很阴暗的地方发起攻击,而人类也可以很灵活的逃跑,这个场地使得游戏非常有意思,也构成了我童年快乐的一个源泉。直到现在,我也只爱玩FPS游戏,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影响持续到现在。
对我影响非常深的另一款游戏是“我的世界”。我甚至都已经记不清楚我是怎么知道这款游戏的了,只是记得第一次玩这个游戏,是我在我家里的老旧电脑上自己捣鼓,下载了JAVA,启动了游戏,甚至还安装了一个作弊器。当时的作弊器安装很抽象,是把jar文件直接注入游戏本体的jar文件。我用着作弊器拿了一身的钻石套,还搭了一个钻石块小屋。但是我当时不知道照明要用火把,所以这个小屋里面非常的暗,我当时很郁闷,觉得这个钻石一点儿也不闪亮,一点都不好看。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手机,当时在我的班上正好也有人爱玩MC,我们就用手机联机,因为手机版本的MC只需要同在一个WiFi里就能联机,我们就在周六的下午,开着热点,连着充电宝,坐在教室里联机玩这个游戏。再后来,家里买了一台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我再一次在电脑上玩这个游戏,第一次开了光影,第一次觉得我的世界里有了光影真的很美丽,第一次加入了一个服务器,第一次跟其他陌生的人一起玩游戏。那个服务器是很经典的一个模组服务器,工业时代2,主要是以一条工业时代的发展路线作为游戏的主题。在这个服务器里,我手搓火电发电站、地热发电站,做了打粉机、压缩机、成型机,种植了成片成片的橡胶林,交了几个互帮互助的网友,这些记忆都构成了我对MC美好的回忆,也成了我对工业兴趣的开端。
再后来,我开始自己搭建服务器,我用家里老旧的台式机作为服务器,用笔记本作为客户端,成功地让同学们一起联机游戏。再后来,我们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高考之后一起租云服务器玩MC,也确实玩了很多很多整合包。只是后来大家的时间逐渐错开,我们很少有机会再在这个游戏上花上一天又一天的时间,探索一个又一个新模组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游戏也在不停变革。Mojang对MC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模组也在不断涌现。工业时代2在游戏的高版本后停止更新,很多受益于工业时代2的新品种科技模组大量涌现,很多科技模组实现了更科幻的科技路线,更复杂的游戏玩法,使人眼花缭乱。神秘时代启发的魔法路线衍生出了类似于血魔法、植物魔法、实用魔法等路线的新型模组,极大地丰富了玩家的选择。各种基于大量模组的魔改整合包也层出不穷,在各种独立模组的基础上大幅整合魔改形成自己独有的世界观和玩法,极大地丰富了玩家的游戏体验。这些都使得“我的世界”成为一款具有磅礴生命力、不断更新的现象级游戏。
希望有一天,我能再一次平静地坐在电脑前,打开我的世界,登录服务器,再一次地和老朋友们,创造着我们的世界。
这就是,“我的世界”。
后记
其实很久都没写公众号了,最近确实很忙,直到最近才有了些许喘息的余地。另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有些感想,当时不写下来,之后就不可能感同身受,也不可能写出像样的文字出来,因此也确实无法更新。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持续保持对生命的感受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前往未来的希望与动力,希望你我共勉。